发布日期:2024-09-09 16:12 点击次数:104
50岁的李先生,1月前由于换季不小心着凉后出现胸闷的症状,且胸部正中位置有轻微疼痛感,每次几分钟就会自行好转。
由于症状不是很严重,所以他也就没在意。
但最近1周,李先生开始出现反复胸闷症状,尤其是在情绪激动或活动后,胸闷的症状会有所加重,每次不舒服症状发作,大约持续数分钟到1个小时不等。
而且胸痛也变得越来越厉害,有时候痛起来,根本不能平躺着,只能蜷缩在一起。
就诊时,李先生自述有近5年高血压史,近30年的吸烟史,每日吸烟量在10支左右。
平日会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进行降压,血压大概可以控制在140/90mmHg以下,心率在70-80次/分。
了解大致情况后,医生给李先生安排了心电图检查,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,ST-T改变,心电图有心肌缺血表现,但并不是非常严重。
根据李先生目前的症状表现及结合心电图检查,初步可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(冠心病),需进一步完善冠脉CT检查。
在完善冠脉CT检查后,冠脉CT结果显示左前降支混合斑块管腔中度狭窄,右冠状动脉混合斑块管腔中度狭窄,最终诊断为冠心病。
医生提醒:秋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,由于天气转凉,寒暖反复交替,易造成血管收缩、血黏度增高,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,尤其是那些本身心脏不好的患者,更要格外的注意。
当身体出现这4种征兆时,最好去医院检查一下,可能心脏“病”得不轻了!
图片
01
胸闷气短
胸闷气短是心脏病的常见症状,可见于心肌炎、心绞痛、心衰、冠心病等常见心脏病。
心脏病的胸闷气短往往表现为阵发性,以左胸的憋闷、不适感为主要表现,还可存在发绀、呼吸困难、胸痛、晕厥等表现。
冠心病、心绞痛常表现为阵发性的胸闷气短,心前区疼痛,常常在活动过程中和情绪激动时发生,症状持续时间3~5分钟不等,很少超过15分钟,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可以使症状迅速缓解。
若经常出现胸闷气短的症状,尤其是年龄在55岁以上的男性及60岁以上的女性,建议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,可通过心电图、心脏超声、心肌酶心肌标志物、肺功能等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,积极治疗。
02
压榨性胸痛
胸痛是心脏病早期的一个信号,当患者出现胸部疼痛,尤其是紧缩性压榨性疼痛时,要引起高度警惕。
这是典型的心脏病前期警告,痛处常位于胸骨的后方,表现为一种紧缩性疼痛。
有的时候痛处还可能会延伸至左肩甚至左手臂,时间较为短暂,有些人会出现上腹疼痛,也应该引起重视。
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多见于冠心病、心绞痛等患者,当患者存在冠心病、心绞痛的情况时,会突然发作胸骨后压榨样疼痛。
此时应给予休息、吸氧、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等处理,经过上述处理后大多数冠心病患者会得到缓解。
如果处理后,仍不能缓解或症状有所加重时,则应该考虑心肌梗死的可能性,需及时就医。
图片
03
心率频繁失衡
心率失常可见于室性早搏,房性早搏,心房颤动等,是由于心脏传导功能异常导致心脏出现异常跳动频率。
成年人的心率范围为60~100次/分,超过100次/分称为心动过速,低于60次/分称为心动过缓。
需要注意的是,并非所有的心动过速和心动过缓都属于异常现象或病理状态。
其中,正常成年人窦性心动过缓很常见,多见于有运动习惯的人群,他们在静息时刻心率可以处在50~60次/分,心电图为窦性心律,没有头晕、乏力、黑懵等临床现象出现,此时心率尽管没有在定义的范围内,但也属于正常的心率范围。
但如果频繁出现心律失常,如果不及时控制和治疗,可能会增加猝死的几率。
04
身体浮肿
心脏病患者如果出现右心衰竭时,就会导致身体出现水肿。
心脏需要收集静脉血回心,再由右心室打到肺动脉,因为肺里有吸进来的氧气,静脉血药和氧气结合变为动脉血。
如果出现右心衰竭,静脉血的回心阻力就会增大,静脉压升高就会导致静脉血在外周组织沉积引发水肿。
不仅会引发水肿导致下肢肿胀,还可能会导致消化道淤血、肝脏淤血甚至出现淤血性肝硬化。
心脏病引起的水肿,最先出现的部位是在患者的下肢,从脚先开始,如果是长期卧病在床的患者会从腰线开始,也就是从身体最低部位先开始,从下到上逐渐发展。
心脏病引起的水肿,和肝肾疾病导致的水肿不一样,用手指按下时会凹陷下去,一按一个坑。
而且水肿部位会比较硬,在运动或工作后加重,晚上也会比白天严重。
心脏病引起的水肿具有对称性,如果脚肿,两只脚都会肿,不会出现只有一只脚肿的情况。
因此,如果出现下肢水肿时,建议前往医院进行心脏超声检查,明确病因,及时治疗。
图片
如何预防心脏病?
1
健康饮食
饮食模式以增加蔬菜、水果、低脂奶产品、全谷类、家禽肉、鱼肉、坚果等的摄入,减少糖类、含糖饮料、红肉的摄入为主。
这种饮食模式富含钾、镁、钙、蛋白质和纤维,有利于长期身体健康。
2
定期监测
血压、血脂和血糖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常见危险因素,平时生活中要定期监测,如果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干预和处理,可降低对身体健康的影响,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。
3
适度活动
推荐每周中等强度运动150分钟,或每日进行20~30分钟左右的有氧运动,如快步、慢跑、骑行、打太极拳、八段锦等。
4
减轻体重
超重或肥胖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,包括高血压、血脂异常和胰岛素抵抗等,积极地控制体重指数,将BMI指数尽可能地控制在24以下。
减肥不仅可以帮助降低血压,还可大大降低心脏病发生的可能性。
而减肥的最佳办法,就是选择更多的低脂肪和低热量的食物并增加体育运动。
5
调整生活方式
戒烟限酒,保持健康的生活状态,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,维持生物钟的正常运行,尽量不要熬夜。
同时,还应适当减压,保持心情愉悦,避免情绪剧烈波动,注意劳逸结合,因为情绪紧张、过于焦虑都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。
6
药物预防
可以服用他汀类药物降低血脂,钙离子拮抗剂降低血压,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,将血压、血糖、血脂控制在稳定水平,还可以泡服山楂、决明子、菊花茶等茶饮,可起到预防保健的功效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